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离退休干部处后勤党支部举办“铭记长征历史传承红色记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谭家桥北上抗日纪念馆之行是我们仰慕已久的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和离退休干部的支持下,我们(后勤片党员和退休干部)的愿望才得以实现。2016年10月17日,天气很阴沉,我的心情也随着这天气一样,一路上,随之巴车在山道上左晃右拐的前行,鎏金的红军北上抗日纪念馆几个大字立马就映入我们的眼睑,大家也慢慢的静了下来。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建在安徽省皖南谭家桥镇中墩村石门峡景区隔壁的山坡上,这里可以仰视黄山群峰,景色非常优美。在谭家桥,在一片被绿色浸透的树林里,有十几座红军墓。我们说的这种墓不是那种大土堆,那很占地方,会让整个山坡显得肿胀。这些墓用普通的大理石砌成,尚不到两个平米。还好,这里风景不错,山已经年,葳蕤而繁华,繁华到十分敏感,你若去碰它,草便要抽出新色,花也要重开。还有这小雨,飘飘洒洒时,满山便诗意淋漓起来,碑前有香火的残根和爆竹的碎屑,还有一些豁然就红透了的花朵。这些都有关祭奠,有关恭敬,意义非凡。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1934年7月初,由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从中央苏区派出掩护红军主力部队进行长征的一支先遣部队。为了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围剿的压力,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部队实施战略转移,同时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深入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四省的国民党统治区,历时6个多月,行程5000余里,浴血奋战,英勇斗争。牵制了十几万国民党军队,策应了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主力部队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2月以方志敏、粟裕等革命先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谭家桥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役,最后在国民党优势兵力围攻下在黄山市谭家桥遭受重大失利,军团长寻淮洲也在此次战役中牺牲。谭家桥战斗后仅仅一个月,在回师闽浙赣根据地途中发生的怀玉山战斗中,方志敏被俘,半年后在南昌英勇就义。余部在刘英、粟裕率领下,组成红军挺进师继续进行抗日救亡斗争。多少年后,战功显赫的粟裕大将仍久久难忘,并留下遗愿,逝世后,将部分骨灰洒在曾经战斗过的谭家桥,与死难的战友们长眠于此。
再一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后勤党支部带领党员与干部们重温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追寻伟人足迹,感受精神熏陶。这次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震撼和洗礼了党员干部的心灵,使大家接受了一次党史、国史及革命传统和廉政教育,激发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结束了,但留在大家心里的传统教育是永远不能结束的。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意义重大,感受深刻,要学习粟裕将军不怕苦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也警示自己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坚定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炎黄子孙同心协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为了天下太平,为了国富民强,都应主动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教训,凝聚力量,走民族团结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供稿人:许淑蓉 罗婉华
2016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