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离退处安排,地空学院退休支部(片)于10月26日赴铜陵大通古镇和永泉农庄旅游度假村开展一日活动。在“寒露”后寒暖多变的深秋时节,我们26名退休老同志作了充分的“防寒”和“防疫”的双重准备。在支部负责人的组织和带领下,集合在“缘之旅”的旅游大巴车上,沿着“京台高速”一路南下。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了第一目的地——铜陵大通古镇。
大通古镇是铜陵市南郊的核心城区,坐落在长江与青通河交汇处,是长江拐弯北上的转折地。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此地名为“梅根冶”,六朝时称“澜溪”,唐代设水路驿站,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正式建镇,至今已有超千年历史。由于时间的洗礼和战乱的破坏,古镇的汉风唐韵已荡然无存。不过古镇依然保存着清末民初以来,百年变迁的历史见证。当年古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商贸十分繁华,有“小上海”之美誉。
近一百多年来,我国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在古镇留下印记。同治四年(1865年)在大通设置“盐务局”征收盐税,作为湘军与太平天国军作战的军费。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中规定“准许英商船在沿江的大通、安庆、湖口、沙市等处停泊起卸货物”。1900年大通自立军起义与孙中山领导的起义相呼应。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5月日寇为了占领这个长江的咽喉要道,对古镇江心岛“和悦洲”狂轰滥炸,夷为平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年动乱时期”的遗迹清晰可辩。
目前大通古镇的核心旅游资源是两条古街,即“澜溪古街”和江心洲上的“和悦古街”。因时间所限,今天我们老同志们只能在澜溪古街漫步游览。
澜溪古街位于长江东岸江畔,始建于元末明初,历经多次战火毁灭与复建。现尚存一条长780多米,宽7至15米,四方形浅红色麻石街面,临街多是青砖黛瓦马头墙的门面房,呈现徽派建筑特色。现存沿街店铺多为清代中后期及民国以后,甚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街面铺石系明代铺就,其间经多次翻修,至今保存完好。据传澜溪古街的街面宽度是世界古镇之最。
老同志们在古街漫游,细心地寻访经历了一百多年历史变迁的古寺、古庙、古祠堂、古井、古桥、古渡口、古书院、古牌楼、古教堂、古店铺、古作坊、古邮局等等。在游览古迹同时,还不时停足在商铺摊点前,观看当地的土特产,尤其产于长江的江鲜等水产品,产生了购物的欲望和冲动,不少老同志都收获了自己心仪的特产。
午间我们来到第二目的地——铜陵永泉农庄旅游度假村。度假村位于铜陵市东郊、沪渝高速南侧的叶山林场,占地面积8000余亩,由当地农民企业家杨树根斥资6.5亿,经过15年营造,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用过午饭后,我们的队伍分成了两组,分别在叶山山下和上山活动。登山组将去游览“忆江南12景”。
“忆江南12景”是旅游村的核心部分,是它的名片,耗资2亿,历时4年建成。“忆江南”源自唐代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大诗人白居易曾创作了“忆江南词三首”。其中一首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景区沿着叶山山坡起伏顺势布局,营造和命名了12美景,涉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它们分别是:荆公书院、枫林唱晚、檀爱抱石、七星采樵、乱石听涛、天书问道、叶法善真、冰川奇观、奈何碉堡、无忧竹海、送子观音、涵波望江等。在七星采樵景点,我们的队伍又分成两组,一组在七星寨游览然后下山,另一组继续向更高处的景点游览。
在不同的登山路线上,老同志们都饶有兴致地观赏竹海、枫林、兰谷、荷池、小桥、溪水、瀑布、老树、巨石、溶洞等,领略大自然的美艳;参观荆公书堂、叶真人纪念馆,体会和思考唐代道教天师叶法善和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人文思想和意涵。
在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点前,老同志们纷纷拍照留念,把美妙的瞬间化为永恒的纪念。值得一提,昨日是农历九月初九,中华传统文化,双九重叠,称“重九”,单数为阳,又称“重阳”,“登高”乃重阳节习俗之一。今天我们在叶山拾级而上,游览“忆江南12景”,与重阳节登高习俗交迭,彰显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下午二时半,匆匆结束了游览,老同志们游兴未尽,回到大巴车上。一路向北,两个半小时后,在落日余晖映照下,平安返回科大校区,结束了铜陵一日活动。
(地空退休支部片 狄华 )